Home | Lectures | IPR
法務圈》陳韋君 專精智財權
【2008/12/25】
智泉外國法事務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陳韋君旅居美國多年,看不慣外國律師欺負台灣公司不懂美國專利事務,把台商當肥羊隨意宰割,或是有名不見經傳的美國律師來台招搖撞騙,亂給法律意見,因此四年前毅然決然回國,要為台灣作事。
 
陳韋君國中二年級出國,大學念的是電機,但不喜歡被綁在實驗室,直到接觸到智慧財產權(IP),陳韋君形容是「一進來就愛上」,既可以結合他的理工專長、又不會很死板。
 
五、六年前,她受邀到交大科法所開班教授美國專利課程,懷著傳授多年執業經驗的熱忱,陳韋君每兩個禮拜就飛回台灣一次,邊上課,邊在台灣處理案子。從一開始的中文「不輪轉」,只能用純英文授課,到後來慢慢開設中文課程,現在陳韋君的中文很溜,根本聽不出有外國腔調。
 
不過,隨著接觸愈多的台灣客戶,陳韋君發現不少缺乏職業道德的外國律師欺負台商不懂外國事務,亂給法律意見或亂收費,但台商也分辨不出好壞,只能任人宰割,讓她很痛心。
 
陳韋君觀察,有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外國律師,會透過台灣外館打關係,轉介到台灣國貿單位,幫忙舉辦盛大的研討會。她有一次參與在新竹舉行的某場研討會,發覺台上的外國律師根本不知所云,回答廠商問題也七零八落,甚至有違法的建議,她在中場休息忍不住問該律師有沒有專利訴訟的經驗,該律師才坦承沒有。
 
陳韋君說,最近景氣比較差,研討會較少,不過景氣好的時後,幾乎一個禮拜就有一組外國律師來台開研討會。這些外國人通常高高帥帥的,門面很好,不是專家很難辨認「有沒有料」,她甚至遇過美國的房地產律師,在台自稱是專利律師。
 
看了一、兩年離譜情況,陳韋君不忍心台灣人總是被外國律師欺負,開始思考如何幫台灣作事。四年前,她選擇回國,先是進入國際通商當合夥律師,後來覺得大事務所規矩太多,綁手綁腳,後來獨立門戶,成立智泉。
 
新聞來源:【2008/12/25 經濟日報】

  Back
7F., No.1, Alley 30, Lane 358, Rueiguang Rd., Neihu District, Taipei City 114, Taiwan (R.O.C.) | TEL:+886.2.7721.8855 | FAX:+886.2.7721.8822
Copyright © 2008~2015 Chen IP Law Group. All rights reserved. Disclaimer